江苏新闻网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中国企业家手机报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政情·经济信息智库 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 中国农民丰收节国际贸易促进会 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暨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 中国农民丰收节-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 国稻种芯·科特派共同体 国稻种芯·粮农科技产业园 国稻种芯·药食同源健康产业论坛 国稻种芯·百团计划行动 国稻种芯·绿色沃土计划 国稻种芯·现代饲料规划 国稻种芯·农业品牌培养 国稻种芯·三产融合方案 万赢信采编:
淮安495万余亩水稻近日进入集中收割期,中国农民丰收节-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现场,丰收在望。10月15日,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国稻种芯·粮农科技产业园示范基地淮安市淮阴区沙荡村成熟的水稻金黄,列车穿行其间,一幅幅美丽的丰收画卷呈现在眼前。
“多彩甘薯、软糯适中、香甜可口、健康佳品,欢迎各位下单。”日前,一场直播带货活动在淮安市淮阴区南陈集镇吴庄村甘薯种植基地开展。该基地种植甘薯110亩,亩产超3000斤,新鲜出土的甘薯个头饱满、皮薄肉厚,煞是喜人。
淮安市淮农薯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琴变身带货达人,绘声绘色地向网友讲解甘薯品种、外观色彩、营养品质、口感特征等。淮安市农科院研究员吴传万讲解甘薯品种选择、营养价值、绿色丰产栽培关键技术,指导大家科学选购甘薯。
收获、分级包装、快递发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短短两小时,订单量突破2000件、销量超万斤,销售金额近10万元。喜看稻菽千重浪,共庆丰收助振兴。9月23日,秋分,我国迎来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放眼淮安大地,稻浪随风起伏,玉米长势喜人,瓜果飘香收获,田野上铺展着丰收的图景。
“吨粮田”托稳丰收底盘。金秋时节,在淮安市淮阴区徐溜镇4.5万亩高标准农田里,稻谷飘香,丰收在望。“以前这里是高高低低的旱地,主要以种植小麦和玉米为主,收成主要看天。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把望天收的旱地变成了高产田。”该镇种田大户杜业艳种田的信心更足了,计划明年再流转土地200亩。
“自从建成了高标准农田,渠相连、路相通、旱能浇、涝能排,亩均增产超过100公斤,实现了‘一季千斤、两季吨粮’。”徐溜镇副镇长姚月说,该镇依托高标准农田,打造稻米产业品牌,带动村民持续增收。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高标准农田是推进乡村振兴、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淮安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三农”工作重点来抓落实,并列为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坚持集聚资源要素,突出规划引领,加大资产金额的投入,实施整体推进,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很明显的成效。截至目前,淮安市已建成高产稳产、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503万亩,占农田总面积70%以上,为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现代农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据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暨中国农民丰收节国际贸易促进会消息:今年,淮安市按照3000元每亩的投资标准,科学布局高标准农田59.1万亩和高效节水灌溉2.56万亩,同时深化摸底排查,启动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工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逐步推动农业稳产、农民增收。
“互联网+”助力丰产增收。美丽乡村,瓜果飘香。9月20日,淮安市淮安区举办农民丰收文化节云直播活动,以瓜为媒,以芡会友,全面展示、推介宣传苏嘴西瓜、车桥芡实等一批地方特色优质农产品,线上线下助农增收,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在推动产业大发展的同时,淮安市持续推进“互联网+”与农业农村深层次地融合,推动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好,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网络销售成为农产品销售重要方式。盱眙县、洪泽区、金湖县入选国家、省级“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县。据统计,目前淮安市共有农产品、农资等网上营销主体25084个、网店31607个,其中自建平台12930个、第三方平台18677个。今年上半年,全市农产品销售额达36.23亿元,同比翻一番。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仲夏时节,正值水稻插秧的关键时期,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山阳街道南湾村里欢声笑语、机声隆隆,一台台水稻插秧机在农机人员的娴熟操作下,驰骋在广袤的稻田里,为秋粮丰收播撒下希望的种子。
走进南湾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村干部和农民们正在忙着将一块块育好的秧盘装上拖拉机,集中运往稻田栽插。“我们在麦收前25天就开始育秧了,一般育秧期在一个月左右,这样做才能够和夏收衔接上。”合作社社员韩素英介绍。
今年育秧引入矢崎SYS-550C水稻育秧播种机,实现了在一条自动化流水线上,一次性完成自动进盘、铺土、灌水、播种、覆土等生产环节,每小时能育秧播种550盘,不仅省时省人力,而且播种均匀、成活率高。除了自动化育秧,南湾村插秧实现全程机械化。
在合作社种植的稻田里记者看到,农机人员正驾驶着自动化插秧机进行机插作业。只见一株株嫩绿的秧苗在插秧机苗盘上滑落,整齐有序地插入田里。不一会儿,肥沃的土地上就披上了一层“绿装”。据介绍,合作社今年种植水稻1100余亩,启用了自动化插秧机后,每天可栽插将近100亩。
只需一个多星期时间,就能完成全部插秧作业。“机插秧速度快,以前人工插秧一天才7分地,现在机器插秧一天要到40多亩。”社员潘玉花边插秧边和记者说,为推动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南湾村先后建成了年烘干能力2万吨的粮食烘干中心、2000余平方的工厂化育秧基地,以及350平方的机库,配备了各类大中型农业机械26台(套)。
和热火朝天插秧作业相对应的,是南湾村一条正在有序运转的10万吨优质稻米生产线。一袋袋软糯香甜、营养丰富的“珍珠米”在完成自动包装后,随着传送带被运送到货车上,准备发往外地。“这批大米订单是销售往苏州方向的,一车大概能装1400包,总重量35吨左右,整个订单量10000吨,是一个大订单。”南湾村党总支书记刘正亮高兴地说。
一亩稻花香十里,一家煮饭百家香。南湾村十分重视稻米品种的选择,去年引入中高端稻米品种“苏雨禾”香稻和大庭昌1号粳稻,今年则优选了南粳9308。据了解,南粳9308是中熟中粳稻品种,具有早熟高产抗性好、晶莹剔透味道香的特点,其亩产在1200斤以上,是江苏优质水稻新品种。
刘正亮介绍,优质稻米在亩产上有优势,抗性好、产量高,并且在质量上有保障,所以售价要比常规品种每公斤高出0.4元左右,能卖出好价格。这两年,为了延伸稻米产业链,南湾村投入800万元建设10万吨优质稻米生产线。如今,南湾村充分的利用这条生产线,以优质稻米为根本,以区域公用品牌“淮安大米”和子商标“镇淮楼”为依托,对周边25万亩优质稻米进行品牌加工,每亩可增收200多元,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南湾村一共有1700余亩稻田,除了零散种植的外,有1500亩和淮安市兴隆米业有限公司签订了收购协议,实行订单种植,这其中就包括南湾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流转种植的1100余亩稻田。“订单农业让我们种植稻米心里有底,不需要过多的担心投入和销路的问题,我们只要一门心思把稻米长好就行了。”南湾村村民王成萍感慨地说。
实行订单种植,不仅让合作社省心,也让南湾村的种植大户放心。同样,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种双赢。兴隆米业向合作社、种植大户提供统一品种、统一施肥、统一防治、统一加工、统一销售“五统一”服务,保证了企业对稻麦品质的需求。
“按照企业的需要来种水稻,这是粮食生产和市场接轨的一条好路径,既能解决稻米种植问题,也能提升稻米品牌的影响力。”刘正亮说,不仅是稻米,小麦也是同样如此。在刚刚结束的夏收中,仅小麦这一项就可以为村集体增收50万元左右,对于秋天的水稻丰收,南湾村村民们充满了期待。(张攀江)
今年以来,洪泽区创新工作机制,通过“四个加强”,推进全区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行动,让农业发展底色更绿。加强技术应用,促进示范引领。制定《淮安市洪泽区2022年稻米产业技术指导意见》,明确2022年水稻主导品种及主推技术。
依托核心试验示范基地的创新创立及各类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示范推广应用。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组织实施主体举办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技术培养和训练观摩活动3场次,参加人数500人次,起到了“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示范辐射引领带动作用。
加强高产创建,推进均衡增产。2022年全区共落实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7个,其中5000亩示范片2个、千亩示范片5个,不在创建示范片区域内的有机稻米生产基地3个,涉及5个镇13个村(场),实施总面积达27073亩。
在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大力推行统一良种供应、统一集中育供秧、统一机械化插秧、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收获、统一品牌打造的“八统一”管理,完整覆盖了水稻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
在示范片内建设千亩高产示范片8个,百亩超高产攻关田5个,同时通过培育1150户农业科学技术示范户在全区大面积示范推广,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全程配套,将专家产量切实转化为农户产量,把典型小田产量转化为普通大田产量,促进全区水稻大面积均衡增产。
加强主体培育,提升服务水平。推行“社会化服务组织+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基地农户”三方共同参与的水稻高质高效创建模式,全方面提升创建行动的组织化程度。全区重点培育水稻种植全程托管、水稻病虫草害统防统治、机械化收获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组建产业化联合体、农民合作社联合会,将小农户服务需求、农业服务资源进行相对有效整合,提高小农户组织化程度。
在水稻商品化集中育供秧、机械插秧、机械植保及机械施肥等核心环节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带动小农户提高水稻生产轻简化、机械化、集约化水平。全区从事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达124个,水稻商品化集中育供秧、机械化插秧、机械化统防统治等关键环节专业化服务覆盖率80%以上。
加强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条。突出抓好水稻品种调优、品种提升品牌打造,快速推进“标准化生产”,重点通过集中主推优质品种、提高大米品质、打造大米品牌、开展标准化管理,不断延长产业链,着力打造稻米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大米直供直销、电商销售等模式,加强产销对接服务,促进线下线上营销结合。
全区已培育年加工能力10万吨以上稻米加工公司5家、创成省级“味稻小镇”3个、部级稻米产业强镇1个,“岔河大米”获批农产品地理标志,荣获2022年“江苏好大米”金奖1个、十大品牌1个、十大创优品牌1个,入选江苏省首届“苏米工匠”1名,江苏首批“中高端稻米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优秀案例”1个。
富民新稻路淮安喜看稻菽千重浪-江苏 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农民丰收节-国稻种芯·水稻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