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31届公民拍照“金镜头”(2021年度)新闻拍照著作评选揭晓,多名新华社记者取得荣誉。“我在现场”栏目带您结识多名获奖者,倾听获奖相片背面的故事。
在广袤的黑土地上,旧日的“北大荒”变成了我国粮仓。当斗极卫星导航、5G技能、才智控制渠道与插秧机结合,现代农业科学技能和大数据渐渐的变多地在田间“磕碰”,印象中的传统农业生产变得更有“科技范儿”。我拍照的《“斗极”助插秧》相片取得了2021年度公民拍照“金镜头”新闻拍照著作评选经济科技新闻类单幅相片银奖,我想或许著作不是最精彩的,仅仅我幸运地遇到了先进的才智农业。
2021年5月11日,作业人员设置无人驾驶插秧机作业途径。据介绍,无人驾驶智能插秧机使用斗极卫星定位体系,田间作业时可完结主动避障、掉头和转弯。
2021年5月正值水稻插秧时节,新华社黑龙江分社担任农业报导的搭档,要去北大荒集团红卫农场有限公司才智农业先行演示区,做一场关于无人驾驶插秧的直播报导,正好赶上时机,我与他一起前往。
这是2021年5月11日拍照的北大荒集团红卫农场有限公司才智农业先行演示区内的稻田。
借着直播前的踩点时机,我近距离研讨了农场的“改装豪车”。无人驾驶智能插秧机使用斗极卫星定位体系,田间作业时可完结主动避障、掉头和转弯。车体还装备了高清摄像头,将田间禾苗状况经过5G信号,实时传输到才智农业中心,这样做才能够做到精准插秧,不只节约人力本钱,插秧作业功率和质量也都提升了。插秧机络绎田间,作业人员只需把秧盘摆好,作业使命便很快能完结。这样的一套流程,好像动态视频更适合体现移动的无人插秧机,怎么让静态相片更好地展现出“科技范儿”,着实是个难题。
拍照当天,作业人员在3公里之外的才智农业指挥中心按下机群焚烧按钮,无人驾驶智能插秧机接到“指令”后,从农机库主动“走”出来,抵达指定地址。作业人员装上秧盘,无人驾驶智能插秧机开端插秧。我一边控制无人机航拍,一边用相机拍照。
2021年5月11日,在才智农业指挥中心,作业人员查询无人驾驶插秧机的作业状况。
从插秧机主动出库,到作业人员设置定位、替换秧盘,我在每个环节都拍照了相片,但感觉全体上短少斗极体系和作业人员的结合以及和稻田的结合。我不停地在泥泞的稻田里调整方位,正好赶上一辆无人插秧机装完秧盘,作业人员正在调整插秧机的作业途径,我快速按下快门。白云下,黑土上,一名身着北大荒标识服装的作业人员坐在插秧机上调整线G信号接收器、高清摄像头与秧盘,这些才智农业的元素让我看到了端牢我国饭碗的底气!